降温模式开启!小心一氧化碳“潜伏”职场
小雪已过,寒冬来临
冷!冷!冷!
天气一冷,就想紧闭门窗
让室内暖意更持久一点
可是,当通风变差
又有危险悄悄靠近
一氧化碳(CO)被誉为“沉默的杀手”,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,人们难以察觉其存在。
紧闭门窗后,一旦吸入过量,人体可缺氧;轻则引起头痛、恶心、乏力,重则昏迷甚至死亡。
降温之后
CO中毒事件更是屡见不鲜
通过典型案例
一起学习如何做好防范
烘烤电路板时,发生CO中毒事故
某年,一家电子有限公司发生CO中毒事故,造成15人就医治疗;其中3人中度中毒、12人轻度中毒。
事故发生在5楼车间,其工序是将电路板放置于烤箱中烘烤。烘烤时,烤箱中注满纯净的氮气,避免电路板发生氧化;烘烤后,氮气从另外管道排出。氮气由制氮机产生,排气量通过阀门人工调节。
经勘查,制氮机的分子筛效率下降,导致氧含量过高的氮气进入下游除氧器,与除氧器内部碳颗粒填料于高温下反应并生成较多CO。CO通过管道进入烤箱。
工人操作不当,阀门控制的排气量仅为最大值的20%-25%(排气不良),且没有关严烤箱门,致使烤箱中大量CO进入车间。加之夏季炎热,车间密闭门窗开空调、新风不足,导致车间15 名作业人员中毒。
该事故中,管理方并未定期维护设备或及时发现故障,产生有害杂质;工人违规操作,使毒物持续注入;工作场所通风不良,毒物不断积蓄。上述多个环节未做到位.共同酿成了悲剧。
清灰检修不小心,导致中毒
某年,一家劳动服务公司外派员工进行检修作业。在某甲醇制造厂气化车间真空闪蒸罐进行清灰检修作业时,有3名罐内清灰作业人员中毒窒息死亡。
经调查,作业人员在用工具翻动罐体下部较厚灰渣过程中,引起其中的硫化亚铁发生链式自热反应,产生的热量又引发灰渣中的煤粉氧化产生CO,同时释放出灰渣中残存的硫化物,造成施工人员中毒窒息死亡。
做好以下5点,预防职业性CO中毒
生命安全无小事
每个工作环节都需谨慎
工作场所通风换气:工作环境只要是密闭空间,不论有没有可能产生CO,都应确保良好的通风系统,定期检查和清理通风设备。
使用防护设备:在可能接触到CO的环境中,应佩戴防毒面具,避免吸入有毒气体。
规范操作程序:严格按照工作规程操作,避免任何可能导致CO泄漏的行为,不要麻痹大意或存在侥幸心态。
加强安全培训:定期进行职业安全教育和培训,提高对CO中毒的认识和预防意识。
出现不适及时就医,进行健康检查:从事高风险职业的人员,一旦出现不适及时就医,尤其是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(COHb)浓度检测,发现问题并救治。
来源|广东卫生监督、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